智能水表行業企業較為分散,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智能水表廠家多達50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由機械水表廠家轉型而成,雖然智能水表已經推出多年,但是受制于技術因素,無法像機械水表那樣大規模的批量生產,大多說廠家都走的是小而精的生產模式。
目前我國智能水表廠家大多還是集中在東部地區,如廣東、福建、河南等區域,北方地區也有幾家大型智能水表廠家如北京、河北、山東等區域。而西南地區只有四川有多家智能水表廠存在,在眾多的產業發展以及技術應用中,很多的廠家在長期的技術實踐中發揮著非常的作用。通過長期的電子技術的研發以及對于國外技術的引進很多的產品的加工形式逐步趨向于科技化以及智能化,很多的IC卡水表標生產有了跨越式的發展。
根據去年也就是2019年智能水表的銷量統計可以看出,我國去年智能水表的總產量高達2000多萬臺,其中幾乎都為即產即銷,可見智能水表的市場需求是非常巨大的。進口產品僅有2.5萬臺,而出口的產品有24萬臺,幾乎是進口產品的10倍。但是出口量仍然不算大,這個首先于國際市場的技術要求還有廠家本身的銷售素質。編者就曾經接到過法國客戶的詢價,但是受限于語言不同和技術要求的不同,后沒有成交。所以除了國內市場以外,我們還要放眼國際市場,提升企業的業務能力。
智能水表廠家分布情況
以下內容是對國內影響智能水表銷售的因素分析,摘自2019年中國智能水表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一、市場需求不斷擴大
對污水排放處理和控制的重視,再生水和直飲水供水工作的實施,“新農村建設”對農村供水工作的推動,各供排水用戶對高計量精度等級水表的期望以及市場對遠程抄表和收費管理系統等的需求,都對水計量儀器儀表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需求。近幾年加強了北方地區供熱取暖能源管理,以流量計量技術為主體的熱能表市場隨之需求巨大;全球水表產業正在向中國轉移,國內骨干企業將會承擔更多的產品開發和生產制造任務等等。可以預計,在“十三五”期間及更長的一段時間內,將是我國水表行業發展的時期。
二、節水政策鼓勵
隨著全球水資源日益緊缺,各國政府加強了對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和保護,對用水量的調度管理和水費價格調控等措施給與了高度重視,水計量和水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全球范圍對各類水表需求量大幅增長。智能水表廣泛應用于重點節水工程中,實現民用自來水的計量、控制、監測和管理,有助于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率,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尤其是隨著對水由傳統計費模式向“階梯水價”政策的強制實施,節水型水表的市場前景巨大。節水政策為智能節水水表與系統的后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府支持,必然會推動其市場的需求的持續增長。
三、智慧城市推動智能水網建設
智能水網建設已經悄然興起并逐步演變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支撐,同時,智慧城市給智能水網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投資機會。根據中國儀表協會研究數據,預計2020年供水領域IT市場規模和投入將增加到163億美元。隨著階梯水價的推行,智能水表市場將出現較快增長趨勢,智能水表以及遠端數據采集系統將顯現巨大優越性。雖然純機械水表在不少二、三線城市目前依然還是主打表型,且城市新增自來水用戶大多采用機械水表,已有機械水表更新智能表尚有難度,但是智能水網建設管理的相關公共政策如能得到有效實施和推行,智能水網建設包括智能水表的推廣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四、行業整體發展基礎薄弱
從總體上看,我國水表行業與國外工業發達相比,基礎還比較薄弱,例如行業中小企業多,單兵作戰企業多,低檔產品多,同質化產品多,貼牌生產(含出口貼牌)和以價格優勢占有市場的產品多;綜合實力強的企業少,附加值高的產品和差異化產品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少。從全球范圍看,我國目前還僅僅是水表制造大國,還不是水表制造強國。
五、行業技術創新不足
由于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產品結構和生產方式不盡合理,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缺乏,以及設計工藝水平、裝備檢測手段、流量傳感與信號處理技術、以及關鍵原材料、模具技術的應用研究等方面的差距,制約著水表產業進一步的持續發展。在民用小口徑水表方面我國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盈利空間不大;在大口徑水表和“智能水表”方面,從設計、制造及產品性能等方面與國際先進企業仍存在差距。
六、行業標準不完備
我國水表市場是放開式買賣市場,由于市場監管不力且尚未形成全國統一的質量標準,造成“低質低價”產品沖擊“優價”產品市場;目前我國水價偏低,許多供水企業單純追求水表廉價,給水表市場健康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這與國際上多數嚴格控制水務、水價及水計量儀表買賣,規范水表市場的方式一定的差距。